最新消息

109-01號電子報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  • X
  • LinkedIn

植物肉、花椰菜米的反思?傳統食品定義與規範邁向現代化之路

2020/1/31
    CNS正字標記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實施的商品品質認證制度,只要上網檢索就能查詢到中華民國國家標準(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, 簡稱CNS),其內規範了數百種不同食品和飲料的特徵。然而,這些標準也需要結合時下技術發展與消費需求,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產業創新的劊子手。

    以美國為例,2019年植物肉、人造肉、花椰菜米、植物奶等替代性產品聲勢如日中天,食品包裝上的標示也成為發燒話題。過往食品包裝上標示「牛奶」,傳統定義是指其成分來源為乳牛生產的動物乳。然而,支持植物性替代產品的產業團體期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, 簡稱FDA)允許植物奶使用「牛奶 (milk)」、植物肉使用「肉類 (meat)」一詞,主張消費者有尋求替代產品的需求,產品包裝上使用牛奶或肉類等字眼並不會混淆民眾。甚至在2018年植物性產品標示公聽會上,76%美國人支持植物奶可用牛奶一詞進行產品宣稱。反之,乳品廠則要求上述詞彙只能應用於傳統產品。反對方認為牛奶法律定義明確,不得使用在替代性產品,而FDA有依法取締的義務。

    回過頭來看,過去是基於「促進誠實公平交易,以符合消費者利益」,避免不肖廠商生產劣質的食品影響消費者權益。然而不少廠商表示,「FDA制定的規則已過時,甚至扼殺創新的可能性」,因此2019年9月27日FDA舉行公開聽證會收集各方意見,整體來說,大部分廠商認同更新食品定義及其規格勢在必行。2大討論面相:

1.美國各州對食品定義不同,極易混淆消費者認知
    食品定義若無規則,容易讓各家業者在標示上玩文字遊戲。比如植物性替代性產品主打「更健康的牛肉 (more healthful form of beef)」或是「仿真牛肉 (just like beef)」,皆有打壓真實牛肉的暗示,誤導消費者將牛肉與不健康劃上等號。

2.舊有食品定義過時,成為開發新產品障礙。扼殺研發能量外,業者甚至面臨開罰風險
    被影響到的商品如鮪魚罐頭、瓶裝水、鮮奶等。傳統鮪魚罐頭只能使用檸檬油調味,此一規定是確保業者使用固定的油品維持商品品質,卻抑制廠商研發新口味提供消費者選擇的機會;瓶裝水指的是沒有任何食品添加物的水,然而廠商若加入檸檬、蜂蜜、迷迭香等風味等同違反規定且有被開罰的風險;乳品業者使用超高壓技術(High Pressure Processing, HPP)進行商業殺菌所生產的商品是否被歸類為鮮乳仍在討論中,傳統食品定義成為新技術擴散的絆腳石

(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108卷第12期)

上一頁